课程介绍

《景观工程制图与表现》 一、主要目标和主要内容: 本门课程系统掌握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的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 德和创新意识;具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领域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本专业的技术技能,面向装饰装修公司、建筑或园林绿化公司、房地产公司、城建规划部门的室内环境设计人员、景观设计人员、园林绿化设计人员和工程实施人员、项目管理人员等职业群,具备室内空间规划设计、景观空间规划设计、绿化空间规划设计等相关工作技能,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性人才。 本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紧密围绕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实际需求,旨在培养学生具备绘制和解读工程施工图的专业能力。本课程结合岗位技能要求,重点强化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实际项目案例,使学生掌握施工图绘制的规范和技巧。引入行业最新标准,确保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岗位需求无缝对接,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采用项目化教学,以真实项目为驱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项目中成长。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课程内容不仅涵盖施工图的绘制方法、标准和规范,还融入职业素养、团队协作等育人元素。通过课程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程的最终落脚点是培养具备专业施工图绘制技能、熟悉行业规范、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以满足行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二、授课教师和授课对象: 王潇洁 全体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大一学生 三、课程类型和学时学分: 理论+实践课 48 3 四、教学方式(授课形式和考核方式): 《环境艺术设计工程施工图设计》课程是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职业核心课程,综合性和应用性较强,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使课堂形式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①发现学习法 发现学习法又称现代启发式教学。在授课时,启发学生思考、通过各方引导,最终使得所要讲的结论“水到渠成”。例如,在讲解时用换面求两条交叉直线的公垂线时,我们通过两次换面将其中的一条直线变换成投影面的垂直线,然后即可求得它们的公垂线。首先,给予学生图例,学生产生疑问:“为什么要这样变化?”;接下来展示图例2,学生定会恍然大悟。为什么要进行变换的问题就引刃而解,同样使学生加深印象。类似问题都可以仿照发现学习法。 ②一例多变,举一反三 授课时例题应选择经典又具有代表性,并具备可变性及可引申性。例如,在讲解两圆柱体相贯求相贯线时,对两圆柱体直径的相对大小及轴线的相对位置变化对相贯线形状的影响加以比较。从而提出注意事项,加深印象。 ③三维建模仿真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辅助教学(如PowerPoint、3D、AutoCAD、Photoshop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三维软件应用操作直观生动,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激发学习新知识的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④研讨式教学 研讨式教学是针对某一学习任务,组织学生积极思考、集中或分组讨论、深入研究的一种方法。对培养学生独立分析思考问题、勇于发表个人观点大有裨益,也有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⑤理实一体化教学 理实一体化教学,就是将专业理论课与课程方法进行融合教学,这样不仅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沟通和联系,而且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激情。本课程强调景观工程制图过程中的规范化素质养成。 ⑥案例教学法 引入景观工程制图与表现的实际案例,在任务书下达后,进入设计阶段并绘制工程图,提高学生对专业工作流程的认识能力和学习专业的积极性,融创新思维培养、团队学习方式、实践案例教学于课程教学中。 主要采取以知识掌握考核为目的的方式,采取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通过考核方法的改革,采用过程评价、行业评价、成果评价动态的考核形式,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同时更好的掌握专业技能,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强化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 本课程主要是以规范化制图带动知识点、技能点、素质等内容的学习和掌握。同时,景观工程制图表现是一个与时俱进,知识技能更新较快的课程,同时绘制图纸内容不一,必须针对不同的图纸训练进行调整授课内容。因此本门课程不能以某一本教材为主讲教材,本门课程应该使用多种教材作为参考教材,如《景观工程制图与表现》、《景观建筑设计》、《景观艺术设计》、《景观绿化空间设计》等。主要授课内容应该以教师的编写教案为主。

课程通知 >>更多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