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中国的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起始于上世纪80年代,引起自美国,当时国内称之为电化教育。当时电化教育活动中使用的幻灯、电影等媒体比原始口耳之学以及后来的印刷媒体用于教学,其传播方式跃进了一大步,已属现代教育技术的范畴,但这还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现代教育技术,只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初级阶段。 发展历程 1986年,在中国国家教育委员会编辑出版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及毕业生使用方向介绍》中,设置了电化教育专业,属师范类专业。 1993年,教委高等教育司编写出版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中,原电化教育(师范0006)专业调整为教育技术学专业,专业代码为040105,授予教育学或理学学士学位。 1998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颁布)》,教育技术学专业属教育学类专业,专业代码为040105,授予教育学或理学学士学位。 教育部于2012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和2020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中,教育技术学专业为教育学门类专业,专业代码变更为040104,属教育学类专业,授予教育学或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 专业教育教学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发展需求为基本原则,以中国高等教育定位和特点为参考框架,同时以行业标准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高尚的道德品质,具备良好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具有国际视野,系统掌握教育科学和专业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精神和教育创业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能够在各级各类教育及管理机构胜任教育、教学、管理与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各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办学目标和培养定位制定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应保持相对稳定,同时应根据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适时进行调整和完善。

课程通知 >>更多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