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与现代管理》 《孙子兵法与现代管理》作为职业技术学院的选修课,要根据职业教育规律,吸取企业培训的优质资源,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双元制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应对未来的职业变换。 首先,我们要改变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企业界的嗅觉比较敏感,他们率先挖掘兵法的商业价值,用于企业管理。无论企业界还是学界都有一批优秀的《孙子兵法》培训师,比如宫玉振,洪兵,黄朴民,马俊,吴如嵩,姚有志等,我们要充分利用优秀教师的视频资源,弥补师资力量的不足。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我们虽然暂时没有机会上名校,但是网络的开放性、共享性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希望同学们取法乎上,先为不可胜,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样将来才能致人而不致于人。 其次,我们要充分挖掘《孙子兵法》中的管理理念,在理论上把兵战与商战对接,与职业教育对接。2018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指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2019年,山东省发布《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的通知。《孙子兵法》作为职业技术学院的公共选修课,虽然校企合作有一定难度,但是我们可以在理论上与商业活动融合起来,通过理论指导实践。 《孙子兵法》可以与商战融合,间接地实现校企合作,取决于以下几点: 一、首先,兵战和商战具有天然的联系。 兵法产生的齐文化地区商业比较兴盛,兵法也比较发达。齐文化的开创者姜太公曾经做过小商贩,帮助武王伐纣,同时也著有《太公兵法》。 姜太公用商业思维经商、治国、用兵;西周商人白圭直接说:我干经商致富之事,就像伊尹、姜太公筹划谋略,孙子、吴起用兵打仗。 齐国的管仲还利用商战的方法代替兵战,打败敌国。比如他建议齐桓公高价买空A国的兵器,诱使A国的百姓放弃农业,全部从事兵器制造;然后再断绝与A国来往,结果A国被强敌占领,既无兵器也无粮食,被迫归顺了齐国。这是利用商战代替兵战,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商战和兵战的共同性在于,战场和商场的不确定性,竞争对手的策略对抗性,利益驱动性等。 二、世界性的“孙子热”也是从商业领域开始的。 《孙子兵法》不仅是一部卓越的兵学圣典,而且蕴含了丰富的管理学思想: 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认为,中国古代先哲孙子,是天下第一神灵。公司职员必须顶礼膜拜,对其兵法认真背诵,灵活运用,公司才能兴旺发达。 日本东洋精密工业公司董事长、经营评论家大桥武夫,在企业濒临倒闭之时,惊喜地发现应用孙子兵法有助于经营,很快使企业起死回生。他的专著《用兵法经营》,在日本企业界引起巨大反响。 企业界对《孙子兵法》的推崇诱发了学界的研究热潮。 毕业于西南联大的陈炳富先生是南开大学商学院的缔造者,他致力于《孙子兵法》管理思想的研究,出版了《从〈孙子兵法〉到中国管理史》等多本专著,并且与人合著了《孙子兵法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英文版。南京大学博士导师周三多先生著有《孙子兵法与经营战略》一书;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张文儒出版了《孙子兵法与企业战略》;台湾交通大学教授曾仕强先生是中国式管理的提倡者,主要探讨传统经典与现代管理的关系,著有《孙子兵法与人力自动化》;军事科学院研究员,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副会长洪兵先生著有《孙子兵法与经理人统帅之道》等。这些丰硕的研究成果从不同侧面论证了《孙子兵法》的管理思想与商业价值。 下面我们简介和《孙子兵法》相关的知识,为了证明我们说的话有根有据,有出处,可能要引用原文,如果你不喜欢文言文,可以只看白话文,不影响你对内容的理解。 《孙子兵法》相关知识简介包括三部分内容,首先介绍《孙子兵法》产生的齐文化背景,其次介绍作者孙武的身世生平,最后介绍《孙子兵法》十三篇的内容结构。 《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是齐国人,齐文化的开创者姜太公早年做过小商贩,曾经帮助武王伐纣,相传著有兵书《太公兵法》,又称《六韬》。姜太公用经商、带兵的经验治理国家,他把农工商称为治国的三宝,只有大力发展农工商,谷足器足货足,三宝具足,国家财力丰厚,才能国泰民安。姜太公开创的齐文化具有重功利,善理财的特点。 齐国地图,可放大看 齐国兵法比较发达,除了开国国君姜太公的兵法《六韬》,还有《司马法》、《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司马法》又称《司马穰苴兵法》,作者司马穰苴是孙武的本家,他的治兵策略对孙武有很大影响。《孙膑兵法》的作者孙膑是孙武的后世子孙,孙膑曾和庞涓一起跟鬼谷子学兵法,后遭到庞涓的陷害,被挖了膝盖。田忌赛马、围魏救赵、减灶诱敌都是孙膑的创举。 齐国兵学文化发达,必然会形成重智的文化氛围。司马迁和班固都用“足智”评价齐文化,司马迁认为“其民阔达多匿知”,“其俗宽缓阔达,而足智”。班固的表达和司马迁差不多:“舒缓阔达而足智”,都是说这里的人民胸怀宽阔,足智多谋。 齐国经济发达,齐国国君喜爱贤才,齐国人民足智多谋,在这样的文化土壤中,出现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办高等学府“稷下学宫”,不是偶然的。稷下学宫网罗了一大批名流学士,他们云集于此,享受人类思想的盛宴。“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齐稷下学士复盛,且数百千人”。中国历史的第一次思想大碰撞“百家争鸣”就在齐国发生了。 下面我们简介《孙子兵法》作者孙武的生平,关于孙武的身世,同学 们可以看视频“孙子”, 时长1小时,有大量详实的历史资料。 孙子,名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人,生卒年月没有详细历史记载,根据史料推测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45年左右。孙武的祖父孙书,是齐国名将,因伐莒有功,齐景公赐封地于乐安。孙武的父亲孙凭,任齐国的卿;孙武生于军事世家,这是他形成自己独特军事理论的家学渊源。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孙武年轻时(具体时间没有历史记载,不同资料说法不一样)因为齐国内乱,出奔到了吴国。孙武在吴国辟隐深居,完成了兵法的写作。后经伍子胥的推荐面见吴王时,发生了“吴宫教战”的戏剧性场面。 孙武怒杀吴王的两名爱妃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吴越春秋·阖闾内传》,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孙子兵法》残简《见吴王》,都有孙武三令五申,怒杀吴王两名爱妃的记载。故事的经过是这样的:由于孙武在齐国辟隐深居,吴王对这个来自齐国的小伙子并不了解,虽然他的兵法让吴王其意大悦,但是他的实战才能如何,吴王决定用后宫美女检验一番。于是拉出180名宫女,(《阖闾内传》为300名),让他操练。孙武把她们分成两队,让吴王的两名宠姬当队长,让宫女手执长戟,然后开始发布命令。孙武击鼓使之左,宫女大笑起来;孙武击鼓使之右,宫女仍嬉笑不止。孙武说:命令不清晰,是将帅的责任;执行命令不力,是队长的错误;于是准备处决两名队长。正在看台上的吴王大惊失色,赶紧派人对孙武说:寡人已知将军能用兵矣,没有这两名爱姬,我食不甘味,你就不要杀她们了。孙武不慌不忙地回答:我既然已经接受命令当了将军,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说罢杀了两名宠姬,然后又重新选了两名队长。 和孙子有关的地名: 相传孙子在苏州穹窿山完成了兵法的写作,视频“孙子”支持这种观点,他们采访了大量吴文化研究专家。 银雀山汉墓 挖掘现场 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了《孙武兵法》 《孙膑兵法》《六韬》《尉缭子》等兵书的竹简。 广饶乐安孙子文化园 惠民乐安孙子兵法城 乐安是齐景公给孙武的爷爷孙书的封地,当年的乐安到底是现在的惠民还是广饶?两地都有考古学资料,也都有专家的论证做支撑。现在惠民建有孙子兵法城,广饶建有孙子文化园,每年9月份两地都举行孙子文化论坛,对旅游文化产业的开发大有裨益。 最后一部分,我们对《孙子兵法》进行简单介绍,主要包括《孙子兵法》的阅读方法,《孙子兵法》十三篇的内部结构,《孙子兵法》十三篇的关键词、关键句,《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的区别。 《孙子兵法》的不同阅读方法 不同阅读视角 主要代表人物 历史学 李零 吴如嵩 哲学 张文儒 吴如嵩 军事学 吴如嵩 姚有志 管理学 宫玉振 洪兵 其他视角 《孙子兵法》的内在结构 战前庙算 《计篇》《作战篇》 《谋攻篇》 知彼知己 以谋取胜 攻守策略 《形篇》《势篇》 《虚实篇》《军争篇》 知彼知己 避实击虚 行军指南 《九变篇》《行军篇》 《地形篇》《九地篇》 知地:利用地形 以火助攻 《火攻篇》 知天:利用天象 用间取胜 《用间篇》 知彼:利用间谍 《孙子兵法》十三篇主要关键词 关键句 1.《计篇》五事七计 2.《作战篇》兵贵胜不贵久 3.《谋攻篇》不战而屈人之兵 4.《形篇》先为不可胜 5.《势篇》以正合以奇胜 6.《虚实篇》致人而不致于人 7.《军争篇》以迂为直 以患为利 8.《九变篇》将有五危 9.《行军篇》令之以文 齐之以武 10.《地形篇》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11.《九地篇》置之死地而后生 陷于亡地而后存 12.《火攻篇》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 13.《用间篇》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的区别: 作者不同:《孙子兵法》作者孙武,《三十六计》没有作者 成书时代不同:《孙子兵法》成书于春秋时期,《三十六计》成书于明末清初 内容不同: